香港青年航天人才,迈向新里程!
来源:
|
作者:香港中文大学
|
发布时间: 2024-12-10
|
585 次浏览
|
分享到: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日前举办香港首个“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理事会理事单位”的揭牌仪式,及为“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揭开序幕,标志着香港在航天和数字科技领域迈向新里程。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日前举办香港首个“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理事会理事单位”的揭牌仪式,及为“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揭开序幕,标志着香港在航天和数字科技领域迈向新里程。

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理事会理事单位揭牌
港中大举办香港首个“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理事会理事单位”揭牌仪式暨“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
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港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吴程女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教授、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执行主任王凤宇先生、美国国家科学院Michael Goodchild院士、港中大副校长(行政)陈维安先生、港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太空所)所长关美宝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先生、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王长林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处处长张伟文先生、港中大荣誉院士郭碧莲博士,及国际数字地球学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主席陈旻教授等。
此外,来自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及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嘉宾和专家学者亦莅临现场。

倡议成立“香港青年航天创新联盟”仪式

出席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理事会理事单位揭牌仪式暨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开幕仪式的嘉宾合照。

孙东教授致辞时表示:“近年政府积极支持本地大学的航天教育及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港中大成功发射卫星正是其中一项标志性成就。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将在InnoHK研发平台下成立一所研发中心,参与国家航天局组织的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八号任务,为国家航天发展作出贡献。我们相信这所新设的研发中心将进一步提升香港航天科技的能力,并为航天发展人才注入新血。我欣悉港中大及其他院校的教授倡议成立‘香港青年航天创新联盟’,鼓励更多香港科学家,尤其带动年轻人参与国家重点航天任务。政府将继续支持航天科技发展,推动其在数码经济及智慧城市等不同领域的应用。"

段崇智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港中大今年成功发射了首枚自主研发的卫星,并与港中大(深圳)合作于本学年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双学位课程,充分体现了大学推动科研发展及国家科技现代化的努力。港中大太空所将与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合作中心理事会继续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其研究优势及与内地和国际伙伴的紧密联系,推动航空技术的发展。我们衷心感谢所有合作伙伴的支持,期待多方继续合作发展前沿科研及分享交流,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航天科技人才,推进国家的科技进步及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港中大于12月4日至7日于大学校园举办“第二届数字地球青年创新论坛”,活动由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和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指导、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港中大和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并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青年科学家创新网络、港中大太空所与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联合承办。会议聚焦数字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议题,邀请全球数字地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学生参与研讨。
“香港青年航天创新联盟”亦于活动举行期间倡议成立,期望促进青年人才在航天领域的创新与合作,未来在防灾减灾、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服务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为香港在航天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与应用方面开启新篇章。

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和专家学者莅临现场。
港中大于今年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并与港中大(深圳)联合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 x 双主修课程。港中大将继续致力推动航天与数字科技发展,深化与内地及国际机构的合作,为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才作出贡献。
(本文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CUHK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5313718652)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北京领域世纪文化有限公司立场。公司邮箱:j1349609016@163.com,欢迎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