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电话咨询

18600749903

北京领域世纪文化有限公司
排名分析02|大学声誉的隐形力量:为何学术品牌至关重要? 顶尖大学如何塑造全球影响力(上)
来源: | 作者:泰晤士高等教育 | 发布时间: 2025-02-24 | 3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强大品牌的好处正在让大学和学者受益匪浅。杰克·格罗夫探讨了声誉为何如此重要,并分析了世界最负盛名大学名单的最新结果。


本文将分为上下两篇,本篇为上篇。


科学超级大国的兴衰更替,学科的流行与冷落,甚至学者的 H 指数起伏不定,大学的声誉却可能更加稳定。对于那些享有盛誉的名校来说,即便文献计量学指标不达标,甚至排名下滑,其光环也很难因此褪色。

这一“声誉韧性”在英国议会科学技术委员会(UK Parliam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最近的一次交流中得到了体现。



英国皇家学会主席阿德里安·史密斯

Adrian Smith

表达了他的担忧


如果英国的研究缺乏额外支持,可能会落后于竞争对手国家。





保守党议员基特·马尔特豪斯

Kit Malthouse

反驳道


基特·马尔特豪斯认为英国的研究状况依然强劲,并举例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仍然比整个欧洲大陆的总和还要多。


然而,尽管三一学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包括校友和教职员工共34人,其中科学奖获得者29人),但与整个欧洲的获奖总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仅德国就有115名获奖者)。

更确切地说,如今仍在世的诺贝尔奖得主中,曾在三一学院接受教育的仅有两位(其中一位是1973年获奖的布赖恩·约瑟夫森),这表明三一学院早已不再是诺贝尔奖的摇篮。

尽管如此,考虑到三一学院辉煌的历史成就、深厚的学术传统,以及牛津剑桥所象征的卓越声誉,马尔特豪斯的这番统计“讽刺”仍然颇具说服力。

史密斯并未当场纠正这位前教育大臣的说法,这或许也反映出——即便是基于错误数据,名校的声誉依然具有极高的文化和政治价值。



 THE Reputation Rankings 2025

如何衡量一所大学的声誉

大学的声誉往往依赖于主观因素——如历史积淀、学术传统、研究文化、外部合作、校园环境等,而不仅仅是文献计量指标、财政投入或博士培养质量。

那么,该如何衡量一所大学的声誉呢?

对于许多高校而言,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基准。

这一排名不仅反映了高校的品牌影响力,还为学者们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帮助他们识别哪些院校在教学和研究方面表现突出,从而成为理想的工作、研究和学习之地。

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学连续第 14 年蝉联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牛津大学。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所大学在过去九年中也始终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前列。

此外,今年对英国大学而言是十年来声誉排名表现最好的一年。排名的上升表明,英国高校的学术卓越性正逐步得到全球认可,声誉表现也开始与其实力相匹配。

进入前十的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与剑桥大学并列第四)、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顿大学(第七)和耶鲁大学(第九),以及中国的清华大学(第八)和日本的东京大学 (第十)——后者相比其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 28 名,声誉排名高了18 位。




慕尼黑大学、鲁汶大学、索邦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今年均跻身全球前50名。此外,本次排名的院校总数首次扩大至300所(此前为200所)。


 THE Reputation Rankings 2025

声誉排名的改进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学术声誉调查(THE Global Academic Reputation Survey)每年开展一次,采用 13 种语言进行,向全球资深学者发出定向邀请,学者被要求提名他们认为在其领域内研究和/或教学表现最卓越的大学。本次排名中我们收到超过 55,000 份有效反馈。


为确保回复在学科和国家/地区之间的均衡分布,泰晤士高等教育对调查进行了设计。如果某些学科或国家/地区的回复过多或过少,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数据团队会对回复进行加权处理,以确保结果充分反映全球学者的分布情况。加权处理使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数据。


改进后的方法则旨在确保受访者聚焦于其领域内的研究与教学卓越性。


三大核心维度


今年的排名基于三大核心维度,结合六项具体绩效指标,对高校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声誉进行综合评估。


投票数量(Vote counts):

评估高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获得的投票数量。


成对比较(Pairwise comparison):

邀请受访者在更广泛的高校范围内进行比较和排序。


投票多样性(Voter diversity):

关注高校所获得投票的地域和学科覆盖范围,奖励来自更多国家/地区和学科领域的认可。



受访学者被要求提名最多15所他们认为在教学和研究方面表现出色的院校,这部分提名占机构最终得分的60%。

此外,他们还会收到一份基于个人出版历史生成的5所院校名单,并需按照优先顺序排列,这部分权重占20%。

同时,投票多样性成为新的评估标准之一,占总分的20%。获得来自更多国家和学科领域投票的高校,其学术声誉被认为比投票来源较为单一的高校更加稳固。




(本文转载自泰晤士高等教育,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5313718652)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北京领域世纪文化有限公司立场。公司邮箱:j1349609016@163.com,欢迎交流与合作。